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党中央决定,2025年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医学部机关党委不断探索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作风建设的办法,多次组织机关党委委员、支部书记、职能部门领导干部、青年教师等开展专题培训,以红色精神筑牢理想信念,以警示教育发挥震慑作用,学员在学习实践中感悟思想伟力,在交流互鉴中提升创新活力,总结了一定促进作风建设的工作经验。本次培训依托安阳市委党校的优质教育资源,深入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专题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地学习红旗渠精神,带领党员干部接受思想洗礼,提振干事创业决心。
3月26日至28日,医学部机关党委组织机关关键岗位干部、党务工作者、工会干部、青年教师代表等,到河南省安阳市委党校进行专题培训,共36人参加。培训为期3天,机关党委在课程内容、行程规划和学习形式上精心设计,以“锤炼过硬作风 践行红色精神”为学习主题,用好红色资源,精选品牌课程,将理论教学、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充分结合,专题设置小组学习研讨,以丰富学习形式保障学习教育效果。
学习红旗渠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清风正气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林州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历时10年,在太行山悬崖绝壁上修建的、全长1500多公里的伟大水利工程,被誉为“人工天河”。红旗渠建设铸就了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为核心的红旗渠精神。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红旗渠时指出,“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
学员认真听取红旗渠精神专题讲座,了解红旗渠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关键因素、丰富内涵及当代价值;到红旗渠畔实地感受开渠工程之艰、肩扛手提之难;到红旗渠纪念馆观看珍贵的历史照片、实物展示,了解英雄人物故事;观看话剧《红旗渠》,切身感受到林县人民的英雄气概。通过系统学习实践,深入领会伟大的红旗渠精神精神。
学员还了解到,在修渠队伍中,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无私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正是这样,才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拥护和支持。即便在当时非常艰苦的条件下,依然能够立足本地条件、依靠自身力量,筹集到修渠所需的大部分经费,战胜艰难险阻。这种精神与做法,对于当今的我们来说,具有极高的学习价值。
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领会“两个结合”的思想要义,增强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机关党员干部走进殷墟博物馆开展现场教学。参观过程中,造型独特的青铜器、刻满神秘符号的甲骨文,让党员干部直观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深刻体会到中华文化几千余年延续不断的文脉赓续,找到了承载着中华文明“何以为国”的历史答案,进一步坚定了文化自信。
专题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锲而不舍做好落实
本次培训专题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在党校教师解读下,全面了解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内涵和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具体表现,机关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在小组学习讨论中认认真真学原文,学习系列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并通过反面案例增强警示教育效果。
本次培训班设置4个学习小组,各组利用空余时段组织学习研讨。在做好八项规定精神学习的基础上深入讨论,就如何破除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等方面,立足自身工作、积极讨论应对举措。大家还利用路途时间,集体合唱《我们走在大路上》、《歌唱祖国》等歌曲,既丰富了班级文化生活,又凝聚起干事创业的精神力量,为机关效能提升注入强劲动能。
通过此次党性教育培训,机关党员干部深学细悟,通过“理论筑基+实践淬炼+情景浸润”,既在红旗渠的钎痕锤印间感悟“誓把山河重安排”的创业豪情,又借殷墟甲骨文解码中华文明自强不息的基因密码;既通过八项规定专题学习研讨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更在青年洞崖壁党课中体悟共产党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政治品格。安阳一行,全体学员收获丰富精神给养,锤炼砥砺奋进担当,坚定迎难而上之志,将以清廉守正的自觉操守,久久为功,在为师生服务中检验作风建设成效,为学校高质量发展书写奋斗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