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群团工作

群团工作

档案馆工会小组开展系列主题活动

农业谱新篇,科技兴强国,档案铸华章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金秋的北京一派喜庆祥和。“十一”前后,档案馆工会小组和党支部联合组织了三次活动,先后赴怀柔甘涧峪村、中国科技馆、海淀档案馆参观,分别从农村建设、科技兴国、档案存史的角度考察祖国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所取得的的巨大成就。

  一、2009年9月11日,以“游红螺惠缘,观沟域经济,品历史文化”为主题,考察沟域经济在怀柔甘涧峪村取得的丰厚成果。

        甘涧峪村自然风光秀美,文化底蕴深厚,自辽金开始逐渐形成由红螺寺管辖的下院寺庙群,成为红螺文化圈的主要构成部分。几年来,甘涧峪村采取“统一规划、政府扶持、集体搭台、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模式,与众多合作伙伴联手开发红螺慧缘谷生态景区,以资源入股,由村集体统一经营,村民既是集体经济的股东,也是景区的员工,按劳取酬的同时参与利润分红。在狠抓基础建设的同时,村里大力实施村民素质提升工程,全力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明村民。这个深山区里的古老村落多次被评为首都文明村、市级生态文明村,并被列入市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经过实地调研,我们认为,甘涧峪村在短短几年里取得了这样的成就,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

        其一,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奠定了甘涧峪村变革创新的理论基础。我们党执政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造和优化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社会环境,从经济基础的角度保持党的先进性;

        其二,市农委对沟域经济的完整规划指明了甘涧峪村发展方向。所谓沟域经济是集生态涵养、旅游观光、经济发展和人文价值于一体,打造统一规划、形式多样、产业融合、集约经营、规模适度、特色鲜明的产业经济带,实现山区发展与农民致富的一种经济形态。沟域经济是北京市提出的一个很有时代特征的概念,同时也是北京市确立的城乡统筹“三大示范工程”之一,在新农村城市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对北京山区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其三,村领导班子努力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高了甘涧峪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要通过各级组织和每一个党员干部的具体行动来体现。创业至今,甘涧峪村党支部始终将村民摆在经济建设的主体位置,一切从村民利益出发,一切发展为了村民,为全村各项事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甘涧峪村的干部们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这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的古老村落,又重新焕发了生机,在城市化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为京郊山区的发展增添了新的亮点。

    二、2009年9月23日,组织参观大型科普教育场馆——中国科技馆新馆,充分领略科学技术的魔力。

        中国科技馆新馆位于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包括“科学乐园”、“华夏之光”、“探索与发现”、“科技与生活”和“挑战与未来”五大常设主题展厅。它既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养,促进公众理解科学的大型科普教育基础设施,也是弘扬民族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在这里,我们重温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在众多科技和工程领域的辉煌成就,亲身体验了科学的乐趣,体会到科技创新为人类带来的祉,同时也了解到人类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与挑战;

        在这里,既有表现基础科学的原理和应用的展品,也有反映当今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成果的展项,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丰富的科技内涵;

        在这里,我们不仅享受到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而且领略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魅力。

        闭馆在即,我们依依不舍地走出科技馆。回首往事,1988年9月22日,中国科技馆建成开放,从此结束了中国没有科技馆的历史。21年来,它始终站在科普前沿,以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为己任。我们坚信,中国科技馆必将续写出我国科普事业的新篇章。

  三、2009年10月16日,在北京市首届 “档案馆日”,一行七人赶赴海淀区档案馆观摩。

  2009年10月16日是北京市首届“档案馆日”,在这一天,市、区、县所属共19个国家综合档案馆将开展以“到档案馆来,送你开启历史的钥匙”为主题的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作为北京市首家区县级国家一级档案馆,海淀区档案馆制作了富有海淀地域特色、介绍海淀档案馆藏、档案利用手册等宣传资料,开展了参观观摩、查询体验、档案探究、档案征集等活动。各界人士纷纷慕名而来,其中既有我们这样的基层档案工作者,也有政府人员、高校师生,还有附近社区的群众。大家观看了海淀史迹展览,体验了档案查询服务,观摩了档案修裱、数字化制作等专业工作流程。

  参观归来,大家一致认为,“档案馆日”活动不愧为北京市档案系统珍贵馆藏、服务功能、馆内设施、服务方式的一次全面展示,充分彰显了国家综合档案馆保存城市记忆、服务科学发展的社会职能。它不仅拉近了档案馆与社会公众的距离,提升了档案馆的社会亲和力,而且让公众认识到档案所具有的使用价值和保存价值,认识到利用民生档案可以维护切身利益,能够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身为档案同仁,我们深深地感悟到,档案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档案工作只有深深扎根于服务社会、服务发展、服务人民的事业中,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我们将以此作为继续攀登的新起点,努力做好学校档案的收集、整理、利用工作,力争以丰富完整的馆藏、高效便捷的手段,将医学部的档案事业推向新的发展高度。

  在一份杂志的卷首语里有这样一段话:“60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微不足道,但在伴随着共和国一路走来的每一个中国人心中,却是刻骨铭心——13亿中国人民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奋斗史,可谓人类发展史上最为壮丽辉煌的篇章之一!”我们档案馆的几位同志分别出生于五十、六十、七十年代,各自的经历虽然不同,却共同感受到了新中国成立后祖国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享受到了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果。且看今朝北京,农业谱写新篇,科技兴发强国,档案铸就华章;环望神州大地,岁月沧桑巨变,民族融合团结,国立振兴昌盛。华夏子孙抒写着一幅幅文明、富裕的美丽画卷,这是中华儿女献给新中国六十华诞的贺礼。

祝福你,祖国!

档案馆工会小组